如果...就...
大家聽到這種句型,心裡有什麼感覺?
針對好心肝事件,柯文哲市長說「如果疫苗足夠,怎麼會有人深夜到診所搶打?」
這話固然是說的沒錯,但如果凡事前面都要加個前提,那很多事就根本不用討論了。
美國憲法起草人、第四任總統 James Madison 曾說過一句名言:「如果人都是天使,那我們就不需要政府了。如果是由天使來治理人,那也不需要任何針對政府的內控或外控措施。」
Madison 說的是反話,他想表達的是,人不完美,人不是天使,人都會有「人性」,有人性就有弊端。所以集結了這麼多資源和權力來分配的政府,才更加需要各種制度與措施來監管。
沒錯,想打疫苗、想搶疫苗都是「人性」,但同樣面對人性,在兩百多年前 Madison 就說了,就是因為知道人性,我們才需要靠制度來防弊。
確實,如果我們有多到滿出來的疫苗,大家就不用搶打了,甚至可能像今年四月的時候那樣,很多人請你去打你都懶得打。
但也如果,如果今天台北市天下太平,人人安居樂業沒有疫情,疫苗家家戶戶都有好幾支,那有沒有台北市長,又有什麼差別呢?
「領導者」不就是要在危機的時候,站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嗎?
同樣一句「如果...」,有的人用來警醒自己和政府要做得更多,有人則是把責任往外推,說這都是they的錯。
-----
根據台北市疫情指揮中心的會議紀錄,6/8號上午10點半,指揮中心要求衛生局在明天之內(6/9號),要把台北市660瓶,6600人份的疫苗全數施打完畢。這場會議是由台北疫情指揮官柯文哲主持的。
好心肝診所負責人許金川,昨天出面說6/7號接到衛生局通知,可以施打疫苗,當天拿到15瓶疫苗,被要求當天施打完畢。
6/8號再度接到衛生局通知,可以再有100瓶疫苗,但也必須當天施打完畢。於是一路從下午三點半打到晚上十點多。
是不是因為市長怕被媒體責難,疫苗施打進度不彰。所以在會議上訂下了難以執行的KPI,才讓衛生局基層,被迫趕著把疫苗發出去,造成了濫發濫打的現象?
-----
昨天傍晚,黃珊珊副市長緊急到衛生局幫同仁打氣,柯文哲市長也在晚間在臉書上向衛生局喊話「無論如何都要撐住」
這是巧合嗎?怎麼市長副市長昨天一起約好高調提到衛生局?
當然不是,真相是衛生局疾管科現在根本快垮了。
這位被市長推出來當「余文」的股長,就我了解,他從5月中疫情爆發開始一直到前天,一天都沒有休息。
不只是這位股長,絕大多數疾管科的同仁在疫情爆發後,也都是這樣每天忙到深夜,不眠不休在拼命。
「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在救人」,基層這樣說。
結果現在,市長把一切錯都推給股長、推給基層。
「我也很驚訝!」市長這樣說。
疾管科每天忙的要死要活,結果下場是有功無賞、打破要賠,再加上現在股長跟承辦人被檢調找去約談,衛生局被檢調密集搜索資料,疾管科根本近乎癱瘓,基層的士氣也瓦解殆盡!
柯文哲市長應該捫心自問,如果今天你是員工,你喜歡的會是和你說「放心去做,有事我來扛」的領導者,還是「有功算我的,黑鍋你來揹」的老闆?
柯文哲市長過去曾說,「我當台北市長,不會出現余文這種狀況」,現在做到了嗎?
-----
比起市長的領導問題,現在更令人擔心的是,社區傳染還沒撲滅,壹電視陰轉陽、北農爆發確診...但一直為台北市在第一線作戰的部隊,卻已經遍體麟傷。
市長說「仗還沒打完」,沒錯,但接下來的仗,要怎麼打?